伟德体育_足球外围平台

图片

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科研项目“练摊”引才! 成都大学“双选会”刮起跨学科创新风暴

2025-06-10 16:44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没有西装革履的拘谨,却充满市集般的生机勃勃——在成都大学学生活动中心里,一个个科研项目化身练摊“小老板”,展板上贴着招募令,导师们放下粉笔、拿起话筒,当起了热情洋溢的“项目推销员”;手握“科研简历”的学子们穿梭其中,像挑选心仪商品一样,驻足询问、毛遂自荐,甚至现场“比价”团队实力——这不是人才市场,也不是商品博览会,而是成都大学第三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双选会上正在上演的独特一幕。6月10日,成都大学“CC 创客校园行”系列活动之第三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双选会在学生活动中心举行。

当日,该中心青春长廊变身科研“人才市集”,59个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摆摊待沽”,掀起一场项目找人才、人才挑项目的双向奔赴风暴,其中文科项目首度破圈登场、跨学科组合比例飙升四成,生动演绎了成都大学如何让“冷板凳科研”接地气、激发创新涌流的活力密码。

深耕三年迭代升级

数据见证成长速度

据悉,作为该校深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品牌活动,双选会已连续三年搭建项目、教师、学生三方精准对接平台,今年更是在规模与质量上实现“增量”“提质”双突破,全方位展现出成大在跨学科创新与科研育人领域的新成效。成都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晓琳来到现场,与师生们一同感受这场双选会的热烈氛围。

该双选会自2023年首届启动以来,始终以“帮项目找人、帮人找项目”为核心目标,实行“科研双选”,累计吸引超120余个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参与,促成超300余名学生与科研团队“双向奔赴”。作为该双创服务中心成员,该校商学院梁玥、美术与设计学院吕锋、王嘉怡三位同学参加首届双选会加入“智农慧眼”项目,该项目最终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金奖,诠释了“双选会搭台、学生唱戏”的育人效能。

经过三年时间,该校通过优化流程、扩大覆盖面,逐步构建起“科研项目需求发布—学生能力精准匹配—跨学科团队孵化”的闭环机制,不仅让理工科项目实现人才储备“蓄水池”效应,更推动文工交叉、医理融合等跨学科合作模式崭露头角。

规模与质量一起飞

文科项目首秀破圈

本届双选会聚焦“增量提质”,参会的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59项,数量较去年增长110%,提供岗位数159个,较去年增长24%。值得一提的是,8个文科类项目首次亮相,涵盖文化创意、教育创新等领域,填补了以往双选会以理工科为主的空白,标志着该校创新创业生态向全学科覆盖迈出关键一步。

“我们这个项目就是针对孤独症特殊儿童这个群体的个性化教育,通过利用VR技术和现在的智能监测大数据模型,然后在生活技能上对他们进行更好地引导教育。”活动现场,来自成都大学师范学院《AI+孤独症个性化教育-基于VR与智能监测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学生精准干预方案》项目指导教师莫春梅化身“推介官”,详细介绍着该项目的亮点与岗位需求;学生手持科研简历积极自荐,与项目组面对面交流,双向选择氛围热烈。

“据初步统计,本次双选会促成130 余对‘项目-学生’组合达成意向,其中跨学科组合(文工交叉、医理融合等)比例较上届提升40%,为科研注入多元思维活力。”据成都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技术转移学院)院长陈烈介绍,“该双选会不仅是项目与学生的‘配对场’,更是创新思维的‘发酵池’。未来学校将以双选会为支点,持续优化‘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机制,推动跨学科团队培育、产学研合作深化,力争让伟德体育:‘成大’学子在‘早进课题、早入团队、早战竞赛’中,为区域创新高地建设输送伟德体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活动激发创新动能

同频共振时代脉搏

与此同时,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成都大学主办的“CC创客校园行”暨首届学生学术年会系列活动同步举办。成都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朱明,党委常委、副校长马胜,副校长程伟参加活动。该活动以“尽我所能面向未来”为主题,旨在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树立学术榜样,为区域创新高地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在科技革命与教育变革交织的时代挑战下,高校须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为指引,强化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联动。成都大学扎根成都,将创新融入发展基因,在学科建设、产教融合、双创实践等领域成果丰硕。”朱明在致辞时表示,未来,该校将聚焦关键领域,着力推动科教融合与产教协同,携手企业构建创新生态,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创新创业中磨砺过硬本领;希望老师们深耕科教融合,以科研反哺教学创新,实现科教相长;希望企业深化产教融合,共建人才培养机制,共同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颁奖环节,在学术论文、高价值专利、国家级大创项目、自主创新产品等领域表现优异的51名学生登上舞台,接受了荣誉表彰。大屏幕上逐一展示的优秀成果:从聚焦学术前沿的科研论文,到攻克技术难题的创新专利,再到国家级大创项目的实践成果,以及兼具创新与实用价值的自主创新产品,不断彰显着“成大”学子孜孜以求的学术热忱与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在互动环节,获奖学生代表熊壮分享了他的科研经历,面对实验周期长、数据不稳定等难题,他坚守初心,历经多轮试验终获成果。他感慨:“科研如马拉松,坚持才能成功。”

据了解,本次颁奖仪式是成都大学“CC 创客校园行”暨首届学生学术年会系列活动之一,同期举办的还有第三届大学生创新项目双选会及2场前沿学术讲座。(文/图 王李科)

【责任编辑:闫景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