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开展2025年班主任主题班会竞赛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班主任队伍育人水平,充分发挥德育中班会的价值,切实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近日,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在三个校区举办了2025年班主任主题班会竞赛。
田丽蓉老师开展了题为《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出是春山》的主题班会。田老师通过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和挑战自我三个环节,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江曼老师的主题班会《励志抗压,积极赋能》以情绪压力为切入点,带领学生们直面压力问题。她和学生一起,用吹气球的方式形象化感知压力大小,一起分析压力的源头和解压小妙招,归纳整理成了“认知—情绪—行动”抗压黄金模型三步法。江老师总结道:“压力是成长的礼物,每一次抗压都是在积蓄飞翔的力量。”
彭林老师以今年大热的哪吒影片中哪吒撕掉魔丸转世标签为导入,针对当前初中学生自我认知不成熟的现状,以《撕下消极标签,积极悦纳自我》为题展开班会活动。彭老师以德韦克成长型思维、埃利斯情绪 ABC理论为理论指导,通过标签大作战、职业适配、 四色标签法等活动,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认知,激发内在潜能。
孙慧老师带来了题为《Oh!我的心灵盾牌》的主题班会。她以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为理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心理韧性的三个核心要素复原力(恢复)、抗逆力(抵抗)、成长力(超越),识别并初步运用“3I理论”(I am, I have,I can),构建自己的心灵盾牌,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刘力维老师关注青春期学生异性交往问题,带来了题为《心动的信号——青春期异性交往问题》的主题班会。刘老师通过两个案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青春期真正的心动信号、怎么处理心动信号,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异性同学相处需要把握好距离,掌握好尺度的道理。
朱晓琼老师聚焦学生《外号这件事》,通过学生被取外号事件的调查,发现问题的普遍性,引导学生认识外号带来的影响,探讨文明交往的原则,学会尊重他人、妥善应对问题。
段彬老师结合初中生青春期自我意识觉醒,开展了题为《逆流中的成长》的主题班会。通过对学生青春期成长阶段种种现象的剖析,理解学生的青春纠结,引导学生明白“爱是一种沟通与理解”,帮助学生加强与父母的有效沟通,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刘婷老师引用《诗经》中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引出班会《心怀感恩,所遇皆美好》。通过学生情景剧展示、感恩主题视频的播放;学生感恩事例的分享,引导学生认识感恩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大价值,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游文韬老师开展了题为《阴雨天要寻光》的主题班会。这堂班会别开生面的邀请了家长代表,这是一堂老师、家长、学生三方共同聚焦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问题的主题班会。学生在案例分享中感悟生命厚重,在回忆中感悟生命的温暖和美好,在家长的陪伴和话语中,感受到支持的力量。通过班会,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在家校呵护下,健康成长。
本次主题班会竞赛是班主任专业能力的练兵场,也是学校德育创新的助推器。学校不断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松中班主任们会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成为有崇高境界、有深刻思考、有教育情怀的德育工作者,助力松中学子健康成长。
(图文/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