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寸滩实验学校:赓续“816”奉献精神,共筑寸实教育新程
6月20日,重庆市江北区寸滩实验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赴涪陵“816工程遗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革命传统、弘扬爱国精神、增强保密意识,接受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21日上午,教职工集体前往党史三线陈列馆、映像记忆馆、军工展览馆等特色景点进行参观。“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重庆涪陵816小镇,这里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一段精神的传承,每件锈迹斑斑的机器设备,都诉说着那个时代的奋斗故事,它们虽已静默,但仍然闪烁着历史的余晖。讲解员将一个个奋斗故事娓娓道来,带领老师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事件。随后,她针对“816”这个代号进行讲解,她谈到:它既是一个历史名词,也是一种民族精神,一段共和国记忆,更是几代人的青春。老师们对816的故事感悟颇深,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紧接着,党员们在肖丽书记的带领下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声音洪亮,铿锵有力。
下午,全体教师有序进入816地下核工程。“816”地下核工程位于滚滚乌江流经重庆市涪陵区的小镇白涛,是继中国第一套核反应堆建设之后,1966年由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批准在西南建设最早的核工厂,“816工程”总长20余公里,是“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老师们依次参观了展厅里的洞室、主厂房、引水洞、反应堆、控制仪表室等,通过一系列的数字资料、各种物品、图片和文献,深入了解了工程建设的背景和三线建设的历史。大家对建设者的高超技艺感到惊叹,同时也被他们无私奉献、充满爱国情怀的精神所感动。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既是一次震撼人心之旅,也是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此次活动,党员教师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和平的来之不易,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牢记职责使命,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作为人民教师,更要以816工程的建设者们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潜心教书育人,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文图/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