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高中学开启别样的音乐心理课
音乐如流淌在灵魂深处的溪流,心理学似照亮心灵暗角的灯塔,二者相遇,一场跨学科对话悄然展开。
近日,重庆市渝高中学的一节音乐心理课奏响了青春乐章,以节奏为笔、情感为墨,在学生心田勾勒自我认知轮廓,编织集体归属纽带。
课堂伊始,教师以“你了解自己吗?”叩响学生心门,借“本我”与“自我”理论,结合学习娱乐平衡、青春期外貌焦虑等生活案例,让学生理解内心冲突与平衡。
音乐环节,教师将节奏与情感表达结合,学生用不同节奏型回答问题,随后通过节奏与强弱变化,将幸福、恐惧、愤怒等情绪具象化为音乐语言,用手中乐器或桌板敲击节奏表达内心情绪。
这堂课如镜子映照学生内心困惑,打开心结;节奏互动如桥梁,拉近学生与他人、自我的距离。
鼓圈活动中,学生从个人到集体,逐步建立信任与默契,在“无评判”氛围中释放真实自我,感受集体温暖与力量。
音乐作为“情感媒介”,将心理学概念转化为可感知体验,又作为“内在指南”赋予音乐表达更深意义。
课堂虽落幕,但心灵之旅未结束。通过跨学科教育,学生学会用节奏表达情感,在集体中找到自我认同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节奏,在集体和声中,既能听见自己声音,也能感受他人共鸣。”愿这场音乐与心理的共振之旅,让学生勇敢面对自我,从容融入集体,奏响人生华美乐章。
(图文/重庆市渝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