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润童心 宜宾筠连巡司武德小学携手西华大学开展非遗文化实践活动
二胡悠扬、琵琶清脆、竹笛婉转……7月5日至9日,宜宾市筠连县巡司镇武德小学迎来了西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非遗拾音”实践团,一场为期5天的“大美国乐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此温暖上演。传统民乐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撒,非遗文化的魅力在校园里静静流淌。
7月6日上午,学校领导与实践团成员举行会面。校长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强调活动期间要始终将师生安全放在首位,期待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助力非遗文化传承。双方达成共识后,实践团迅速投入课堂准备,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启蒙之旅正式开始。
课堂上,实践团以“理论+实践”的模式开展基础乐理教学。童谣示范中,孩子们轻松区分高音与低音,跟着旋律感受音阶起伏;拍手游戏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节奏型变得生动有趣;五线谱教学中,音符在谱表上的位置关系不再抽象。课后反馈显示,90%的孩子都渴望继续探索音乐世界。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后续民乐教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三大传统民乐课程相继登场,孩子们沉浸式感受到了非遗魅力。《走进二胡的世界》课堂上,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二胡的历史与构造,还亲手触摸琴身、体验拉弓,在《赛马》《二泉映月》等经典曲目的熏陶中,感受弓弦间的豪情与深情。《探寻琵琶的世界》创新采用“理论教师+演奏老师”双师模式,从琵琶的起源讲到演奏技巧,孩子们认真做笔记、踊跃提问,不少孩子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弹出了《小星星》的旋律,课后更是对琵琶爱不释手。
在《走进竹笛的世界》课程里,孩子们惊叹于竹笛数千年的历史传承,近距离观察吹孔、膜孔、音孔的奥秘。从站姿到持笛姿势,老师逐一纠正;从气息不稳到吹响清脆笛音,孩子们在反复尝试中收获满满成就感,教室里回荡着此起彼伏的惊喜与笛声。
活动间隙,实践团负责人还为孩子们开展心理疏导,用陪伴与倾听让孩子们敞开心扉,让关爱与温暖在校园中传递。
7月8日上午,汇报演出如约而至,成为检验成果的温馨舞台。实践团成员带来的琵琶演奏《洋娃娃与小熊跳舞》,让中西音乐碰撞出奇妙火花;竹笛版《青春小鸟》清亮婉转,尽显民族风情;二胡演奏《游击队歌》与《花好月圆》刚柔并济,展现传统乐器的丰富表现力。最动人的莫过于孩子们合唱的《萱草花》,搭配精心编排的手势舞,纯真歌声里满是收获的喜悦。演出结束后的“有奖竞猜”环节,孩子们踊跃抢答音乐知识,自信的眼神里闪烁着对民乐的热爱。
五天的时光短暂却意义非凡。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接触到专业的音乐教学,更让非遗文化以可触可感的方式走进校园。离别时,孩子们眼含热泪期盼:“老师明年还要来啊!”朴素的话语道出了活动的温暖回响。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筠连县巡司镇武德小学将持续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让伟德体育:孩子在传统音乐的滋养中成长,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得更加绚烂。(图/文 宜宾市筠连县巡司镇武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