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体育_足球外围平台

图片

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强师铸魂,名家引领 成渝双城携手共筑教师教育发展之路

2025-07-14 16:39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聚焦协同创新,共促教师发展。7月11日,由足球外围平台:教师工作司、四川省教育厅、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指导,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主办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2025年年会暨川渝教育名家大讲堂在成都市龙泉驿区举办。

本次年会以“强师铸魂·川渝同行”为主题,通过汇聚川渝教育名家力量,形成“联盟年会、名家讲堂、主题研讨”三维联动,吸引了来自国家、川渝两地的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发展机构相关负责人,联盟各理事单位、实践基地、研训机构代表,以及高校、职校、中小学和幼儿园的600余名教育专家与教师代表齐聚一堂,探讨教师教育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川渝两地近10万名教师线上参与此次年会。

联盟发展:从机制创新到方案输出

联盟年会上,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艺分享了区内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与未来持续深化川渝教育协同的创新举措;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总督学、一级巡视员傅明从“铸牢思想根基、深化协同创新、书写崭新答卷”三个方面提出要求,为联盟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回顾过往,擘画蓝图。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夏泽胜报告联盟成立五周年成果,涵盖体制机制完善、重大项目实施、合作交流加强、资源共建共享及成果产出等方面,提炼出川渝教师教育改革的区域特色与品牌经验,形成“双城协同、多元共生”的教师发展模式,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区域经验。

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雷云为下一阶段工作开展进行部署,提出“三高目标引领协同发展、四大行动突破协同瓶颈、强化保障确保实效”的思路,明确了“完善协作机制、实施联合研修工程、建设三类资源池、开展科研攻关、共建学术平台、构建成果转化链”等重点任务,为联盟发展制定了“时间表”与“路线图”。

名家讲堂:从育人实践到时代应答

现场,来自川渝地区的12位教育名家围绕“学习新思想·争做教育家”开展了“讲探索”“论道理”的主题讲座。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党委书记欧健对教师专业发展体系进行了解码剖析;宣汉县师源外国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小强讲述了《大巴山-教育坚守》的动人故事;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谢光辉解析了AI赋能高技能人才的培育方法;重庆市合川区久长街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何海洋作了“行知思想”在学校中的实践经验分享;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党委书记田间通过诠释千年文脉中的教育家精神,表达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赓续文脉、勇担育人使命的坚定信念。

四川大学人力资本开发研究所所长罗哲主持进行了“论道理”的跨界对话,来自川渝两地高校、职校、中小学和幼儿园的6位教育一线负责人,围绕伟德体育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川渝教育名家特质等议题展开理论与实践交融、思想与智慧激荡的对话交流,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多元思路。

专题研讨:从路径创新到系统建构

集智聚力,共谋共策。专题研讨环节聚焦教师发展,设置了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实践创新、区县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与协同、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教师培养、区域教师培训规划与资源整合、名优教师培养及成果培育与转化六大议题的平行论坛,与会人员自选话题,在六个分会场进行分组研讨,为成渝协同与教师发展献计献策、增添动能。

专题研讨汇报会上,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所所长黄静梅,峨眉山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教师培训中心主任李庆九,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培训部部长甘鹏志,重庆市开州区教育委员会人事科科长王进,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培训中心主任王霜,重庆文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副院长姚晓兰分别代表各组进行了研讨成果汇报。内容覆盖教师培养培训全链条,形成“精神引领—平台搭建—技术赋能—成果转化”的完整闭环,彰显川渝“政-校-研”一体化协同效能。

专家指引:从顶天擘划到立地实践

同时,此次年会邀请全国教师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及联盟学术委员会专家深入现场,精准把脉、点评指导。“联盟打造了一个区域教师的发展高地。”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罗滨对联盟的工作开展表达了肯定和赞赏,并建议川渝教育人直面AI时代挑战,深化AI时代教师角色重构,助力教师从“教学能力”向“教书育人能力”跃升,构建区域教师集群发展新生态,携手赋能成就教师。罗滨强调,要推动学校有组织的育人能力建设,助力学校绘制课程育人“施工图”,促进育人方式变革,为学生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工作与研究部主任于维涛从国家战略高度和实践指导维度出发,围绕精神为“锚”,文化基因与川渝名校长培养清晰足迹;理论为“浆”,名校长的行动基点与“两个结合”的中国智慧;实践为“帆”,思想文化孕育成渝自主知识体系等理论开展讲座,为成渝教师教育协同发展廓清了战略蓝图与关键落点。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原院长朱福荣指出,教师发展机构建设要整合、要服务、要协作、要活动,名优教师的培养需要有分层、有范式、有辐射、有特色,教师培训成果应该重实做、重提炼、重转化、重激励。

“弘扬教育家精神要塑造教师的师魂、师道、师表、师能、师哲。”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李江源提到,教师培养培训的数字化转型要强化数智治理,推动政策、制度、资源、平台的重塑。而区域资源整合教师及培养培训规划则要系统谋划、综合施策,才能实现协同、开放共生。

年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为川渝教师教育协同发展凝聚了共识、明确了路径。未来,川渝将携手绘制“共研、共建、共享”的教育同心圆,打造立足西部、辐射全国的教师教育高地,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双城力量。

【责任编辑:闫景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