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新村国奥小学2025年暑期校本培训点亮教师成长之路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段温暖人心的修行。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助力教师精准把握教育教学新方向,近日,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国奥小学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校本培训,为教师们搭建起学习交流、互促成长的平台,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新征程。
6月28日上午,校本培训开班典礼正式拉开帷幕。学校领导出席典礼,强调此次培训是助力教师成长的重要契机,鼓励老师们以空杯心态投入学习,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在实践中提升育人本领,不忘教书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简短而庄重的开班仪式,让老师们满怀期待,开启这场知识与智慧交融的培训之旅。
28日上午,重庆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中胜副教授带来《不忘教书初心 牢记育人使命——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教书育人的智慧和力量》专题授课。刘教授以生动的党史故事为脉络,深入浅出地阐释党史中蕴含的教育智慧。老师们深刻认识到,育人与党史学习一脉相承,要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养分,将红色基因融入课堂,以信仰之光照亮学生成长之路,让育人使命在传承中熠熠生辉。
当日下午,树人小学高级教师、市级“朝霞”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杨朝霞老师,开展《基于专业发展视角的教师家校合作能力提升实践探索》专题交流。杨老师结合丰富的班主任工作案例,从家校沟通技巧、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等方面,为老师们解锁家校合作新路径。她分享的“家校共育工作坊”“亲子成长课堂”等实践经验,让老师们明白家校合作是一场双向奔赴,要以专业姿态搭建共育桥梁,凝聚教育合力,护航学生成长。
6月29日上午,重庆西大附中正高级教师向灏围绕《新时代背景下的师生关系重构》带来精彩授课。向老师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支撑,结合大量校园案例,剖析师生关系特点。他提出“尊重、理解、共长”的师生关系构建理念,鼓励老师们以平等姿态倾听学生心声,用智慧化解师生矛盾,让课堂成为师生相互成就的精神场域。互动交流环节,老师们分享实践困惑与心得,在思维碰撞中明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事半功倍的密钥。
29日下午,重庆文理学院贺能坤教授聚焦《教师教研选题与论文写作》展开培训。贺教授从教研选题的“小、实、新”原则讲起,指导老师们挖掘教学中的真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通过解析优秀论文案例,传授论文撰写的逻辑架构、语言表达技巧。从选题立意到论文发表,老师们一步步地学习科研方法,纷纷表示要以研促教,让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同频共振,提升专业发展的 “厚度”。
30日上午,重庆文理学院马新强教授带来《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研究及应用实践(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教师发展)》专题分享。马教授解读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趋势,展示智能教学工具如何助力教学优化。从 AI 备课系统提升教学设计效率,到学情分析 AI 模型精准把握学生短板,老师们直观感受到技术赋能教育的无限可能。大家积极体验工具操作,探讨如何将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课堂创新注入 “科技活水”。
30日下午,巴蜀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李桂兰,以《教师内驱力提升》为主题,传递教育温度与职业成长力量。李老师结合自身教育生涯,分享在教学困境中坚守热爱、突破自我的故事。她强调,教师内驱力源于对教育的信仰、对学生的深情,要在教学实践中寻找职业幸福感,以积极心态应对挑战。互动交流时,老师们诉说职业感悟,在李老师的引导下,重新梳理职业成长路径,坚定 “以爱育爱,幸福育人” 的信念。
教育之路漫漫,成长脚步匆匆。此次校本培训,是新村国奥小学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举措。三天里,老师们学理论、探实践、悟初心,在交流中拓宽视野,在学习中提升能力。未来,学校将持续搭建多元成长平台,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让教育的美好愿景,在一次次“以训赋能”中落地生花。
(图文/江北区新村国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