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北校习友小学306中队开展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夏日炎炎,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切实增强同学们的防溺水安全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7月27日,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北校习友小学306中队组织同学们前往冠元游泳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游泳馆的孙教练便带着同学们沿着泳池边缘缓缓行走,开启了“泳池认知第一课”。“大家看,这是水深标识,1.2米以下是浅水区,适合初学者;1.4米以上区域,没有教练陪同绝对不能擅自进入。”孙教练指着池边的警示标语,逐一讲解:“红色警示牌区域禁止跳水,黄色区域是初学者练习区,泳池扶梯旁的紧急按钮在遇到危险时可以立即按下求助。”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记,不时点头回应,对熟悉的泳池有了全新的安全认知。
随后,孙教练将大家召集到休息区,展开防溺水知识专题讲解。他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强调:“野外水域看似平静,底下可能藏着暗礁、淤泥和水草,比正规泳池危险百倍。记住,‘六不准’原则是底线,如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游泳……”同学们专注地盯着教练。
“如果不慎落水,千万不能慌!”孙教练话锋一转,开始讲解自救技巧,“要屏住呼吸,让身体放松,让头部露出水面,大声呼救。”话音刚落,另一位教练跃入泳池,现场演示“仰漂”动作:身体平躺水面,手脚自然伸展,轻松保持口鼻露出。同学们瞪大眼睛,有的忍不住模仿手部动作,有的小声惊叹:“原来不用拼命挣扎也能浮起来!”
正当大家看得入神时,泳池中央突然传来“扑通”一声,一位教练扮演的“溺水者”在水中剧烈挣扎,双手胡乱拍打水面。“有人落水了!”同学们瞬间紧张起来,女生们大喊“教练快来”,几位男生迅速找救生圈。“大家做得很好,没有盲目下水!”孙教练趁机讲解,“未成年人体力有限,下水救援很可能被拖入水中,正确做法是呼救、找工具。”此时,屈教练已携带救生浮标下水,从背后托住“溺水者”的腋下,将其平稳带向岸边。孙教练补充道:“同伴落水要记住‘智慧救援’——大声呼救找成人,同时找救生圈、长竹竿等工具,让溺水者抓住后将其拉上岸。”
上岸后,急救教学紧接展开。孙教练在假人模型旁讲解:“溺水者被救上岸后,首先要清理口鼻异物,然后判断是否有呼吸。如果没有,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循环进行直到专业人员到来。”屈教练同步演示按压手势和力度,同学们探头围观,生怕错过细节。
“发现同伴溺水,怎么办?”知识问答环节,孙教练的问题刚出口,同学们便纷纷举手。“大声呼救找大人”“找漂浮物”,答对的同学接过孙教练颁发的防溺水徽章,别在胸前,脸上满是自豪。
活动最后,同学们在教练们看护下进入浅水区,练习水中憋气和站立。“深吸一口气,慢慢把头埋进水里。”孙教练示范着,起初有些同学怕呛水,在同伴鼓励下逐渐尝试,当成功憋气5秒时,大家都欢呼起来。练习站立时,同学们学着教练的样子,双腿蹬地、身体直立,感受水的浮力,泳池里满是欢快的笑声。
此次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通过“理论+实践”的形式,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实用的防溺水知识和技能,有效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这个夏天,习友小学306中队的同学们不仅学会了与水“和平相处”,更懂得了如何用智慧守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图文/范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