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融合促变革 素养落地启新程——北碚区高中物理“徐发林名师工作室”开展研修活动
2025年7月30日,重庆市北碚区高中物理徐发林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赴昆明参加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编辑部、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及西部课堂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的“AI+教育”视域下物理(科学)精品课例观摩活动暨2025年中学物理(科学)名师工作室年会。工作室学员全程深度参与"AI+教育"主题学术交流,积极汲取前沿理念,展现了勤学善思、锐意进取的专业风貌,收获丰硕。
7月30上午的学术交流活动由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发展部主任、正高级教师、重庆市特级教师徐发林主持。工作室全体学员们全程投入四场核心讲座,彰显强烈的学习主动性。一是专注研讨:在董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数智赋能物理学科跨学科学习》、张军朋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中学物理"教学评"一致性》、杨勇诚老师(苏州吴江区初级实验中学)《指向课堂教学的项目学习》及赵坚副局长(昆明市五华区教体育局)《物理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讲座中,学员认真记录、积极提问,围绕AI落地、学科本质、评价改革等关键问题与专家深度互动;二是即时反思:利用休会时间分组讨论,结合北碚教学实际,探讨跨学科主题设计、项目化学习本土化等实践方案。
学员通过学术研讨深化三大认知,明确行动方向。一是跨学科本质再认识:主持人徐发林老师强调“跨学科学习必须植根真实情境与学科本质融合”,避免形式化,学员余震洪指出“跨学科实践是培育知识迁移能力、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二是AI赋能教学新图景:学员张衡规划“智慧应用AI工具回归育人本质”;廖美杰感悟“AI实现多领域知识有机融合,深度激活课堂”;余震洪主张“"AI重构教学模式是激发学习内驱力的核心引擎”。 三是课堂生态重构与实践:杨勇诚老师的项目化学习案例引发共鸣,郭峰承诺努力践行“以生为本”理念,将探究主动权交还学生;匡海发立志 “打造乐教乐学的卓越课堂”。四是专业发展破局之道:赵坚副局长的专业发展策略获高度认同,郭峰深化“对教师职业内涵的体悟”;匡海发践行“积极响应新课标要求,深耕教学研究”。
本次学术研讨交流为工作室注入强劲动能。徐发林老师强调:“教师持续精进专业素养是时代使命”。工作室将以学员收获为基点:一是建立“跨学科案例库”;二是深化“教学评一致性”校本教研;三是搭建与高校专家的长效对话机制。全力推动北碚物理教育从“理念革新”向“品质课堂”跨越!
(文图/徐发林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