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体育_足球外围平台

图片

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成都青白江人和学校陈吉金:七年,用丹心守护高原“花开”

2025-09-09 16:25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他挥洒青春和热血,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学子心中描画未来图景,在支教助学的路上落笔成诗,在雪域高原书写教育传奇。他是成都市青白江区人和学校的陈吉金。

2018年9月,陈吉金来到九龙县中学支教。七年来,他竭尽所能,从耕耘三尺讲台到分管教学科研,以创新教学点燃智慧之光,以科研突破填补区域空白,以师者大爱托举学子梦想。这份坚守与付出,为他赢得了“四川省对口帮扶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但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凝聚了他无数的心血与汗水,都是雪域高原对他无私奉献的肯定和回应。

向光而行,手把手帮助教师成长

一个深冬的夜晚,寒风裹挟暴雪肆虐着高原,九龙县中学教师办公室里却一灯如豆。年轻的王老师攥着改了数次仍不得要领的教案心急如焚——面对高手如云的赛事,面对难得的机遇,距离全县教学大赛仅剩一周,他的教学设计却始终不如人意。正好值班的陈吉金得知情况后,连夜将自己的宿舍改造成临时磨课室,酷寒难挡他们就围裹着棉被。七天里,屋外滴水成冰,屋内却热情似火,他们讨论、权衡教学设计,反复推演课堂环节,字斟句酌雕琢教案。

夜以继日的工作强度和压力让王老师产生了退赛的想法,为了帮他重拾信心、突破课堂互动的困境,陈吉金化身学生,模拟课堂上故意提出刁钻问题,手把手示范如何用眼神回应疑惑,怎样将抽象的函数概念比作高原上蜿蜒的山路。细心周到的帮扶,精准高远的设想,适时中肯的点赞终于让小王老师找到了自信。

比赛前夜,陈吉金陪王老师进行最后一次试讲,帮他准备教具、预设课堂突发事件……终于,王老师在赛场上以自信阳光的教姿教态,独特新颖的教学设计和行云流水的教学效果赢得了满堂彩,捧回了县级赛课一等奖。捧着奖杯,王老师的泪水夺眶而出,深情地对陈吉金说:“陈校长,这奖杯上凝结的,有您熬红的双眼、冻裂的嘴唇,有您七个日夜的心血和汗水,是您手把手教会我成为真正的师者!”

七年间,陈吉金就是以这样的指导方式,助力8名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其中3人荣获州级骨干教师,4人成为县级学科骨干。他还组织高原教师赴成都市优秀学校跟岗学习,形成由点及面辐射,改善了九龙县中学的教学水平、教学经验、师资力量,为学校锻造出一支“学得好”“留得住”“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

守候成长,藏在笔记本里的温暖牵挂

泛黄的纸页上,陈吉金工整地记录着1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境况,这些用红笔反复标注的名字,是他心底最深的羁绊。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安心逐梦,放心去飞,陈吉金化身“助学使者”。他不仅每月用自己的工资资助生活困难学生,还利用寒暑假回到青白江,寻求公益善举。经过他的努力,青白江蒲公英爱心人士、青商联纷纷伸出援手,三年间募集的资金和物资,让62个家庭重燃生活希望。“陈老师送来的不仅是助学金,更是让我翻越群山、触摸星辰的翅膀。”这是受助学生写在作文中的一句话。

在课堂上,陈吉金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火种,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无限渴望,让求知的光芒在每一双眼睛中闪耀;课余时,他带领孩子们精心绘制“大学心愿墙”,一笔一划,将清华园的静谧荷塘、北大秀丽的未名湖,都勾勒进少年们纯真美好的憧憬里。

七载春秋,他助力300余名学子叩开大学之门,将那些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一一变成了现实。那些曾在迷雾中徘徊的少年,在他的指引与陪伴下,踏上了通往理想学府的大道,让“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躬身力行,实现教学跨越式发展

陈吉金支教的九龙县中学是一所纯初中学校,生源主要是来自附近镇村的九龙学生。为更快改善学校的教学质量,作为教学副校长,陈吉金在学校掀起教育改革浪潮。

他带领教师团队扎根一线调研,结合学校实际,历时半年精研学情,编纂出《九龙县中学数学分层导学案》《甘孜州中考数学点对点》,累计形成30万余字学案、100余套周练卷,为学生量身打造阶梯式成长路径。2021年,他牵头申报的省级课题成功立项,一举填补九龙县中学省级科研项目的历史空白。

在教学模式创新上,陈吉金深度融合九龙学生学习特点,首创“三段四清”教学法:将课堂解构为“预习导学—互动探究—巩固提升”三大核心环节,通过“堂清、日清、周清、月清”四级质量管控体系,确保知识“堂堂有落实、日日有精进”。这一模式如燎原星火,迅速激活课堂活力,学校数学学科实现跨越式突破。

格桑花开,让阳光照进学子心田

2022年,学校发起“民族联谊户”活动,陈吉金主动与一家村民结对认亲。每个周末,他都会带着书本和文具,徒步三公里来到结对村民家中,从语言不通到流利交流,陈吉金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日常用语。

结对村民家的小女儿卓玛学习基础薄弱,陈吉金主动承担起辅导任务。高原的夜晚格外寒冷,他和卓玛围坐在火塘边,用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耐心讲解数学题。遇到卓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陈吉金就结合生活实例:“就像分牦牛肉一样,要平均分给每个人……”为了让卓玛掌握乘法口诀,他将口诀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带着卓玛一边唱一边跳。

汉语写作能力较差的九龙学生维色,也进入了陈吉金的辅导范围。每周两次,陈吉金都会在放学后留下,陪着维色练习汉字书写和作文写作。从最基础的笔画顺序,到组织语言表达情感,陈吉金总是不厌其烦地反复再反复。有一次,维色在作文中写道:“陈老师就像高原上的太阳,不仅照亮了我的作业本,更照亮了我的心田。”

在陈吉金的悉心辅导下,孩子们进步不少,村民紧紧握住陈吉金的手,眼中满是感激:“您不仅是老师,更是孩子的大贵人,我们全家的大恩人!”这份跨越民族的情谊,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愈发深厚,成为民族团结最生动的写照。

七年栉风沐雨,陈吉金用脚步丈量高原,用信念守护初心。在九龙县师生眼中,这位来自青白江的“最美小伙”,是点亮智慧的明灯,是传递温暖的春风。当被问及支教初心,他总是微笑着说:“这里的孩子淳朴、单纯,他们心里有爱、眼中有光,我愿意做他们的点灯人。”

以平凡之躯,承千钧之责;以微小之光,汇璀璨星河。他让知识跨越山川,让希望扎根心田,让格桑花般坚韧的梦想,在高原的阳光下绚烂绽放,愿这样的温度持续传递,愿这样的故事永远延续……(图/文 成都市青白江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闫景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