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年首位华人得主! 川大院士荣获2025年欧洲生物材料学会国际奖
生物材料,作为现代医学与材料科学深度交融的前沿领域,承载着破解人类健康难题、推动医疗技术革新的重大使命,亦是全球科技界共筑合作、竞逐创新的核心赛道。日前,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欧洲生物材料大会上,这项象征国际生物材料领域最高荣誉之一的“欧洲生物材料学会国际奖”,首次镌刻上华人科学家的名字——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张兴栋凭借其毕生在该领域的开创性贡献,摘得2025年度这一殊荣,这不仅填补了该奖项设立40余年来华人得主的空白,更以中国智慧为全球生物材料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作为2025年度该奖项的唯一获得者,张兴栋院士的获奖不仅是个人学术生涯的里程碑,更是国际学界对中国生物材料学科发展成就的高度认可。欧洲生物材料学会理事长Nicholas Dunne教授在给张兴栋院士的获奖通知中写道:“国际奖是对那些职业生涯主要在欧洲以外、国际公认、具有高学术地位,并对生物材料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高度认可,期望他们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与欧洲科学界成员有更密切的合作”。颁奖仪式上,张兴栋院士做了视频致辞,欧洲生物材料学会前理事长Luigi Ambrosio教授主持颁奖仪式,Nicholas Dunne为张兴栋院士颁发了奖牌。
深耕生物材料领域数十载,张兴栋院士早已是我国该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作为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名誉理事长,他曾执掌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国际生物陶瓷学会理事长等国际重要学术职务,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再获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殊荣,成为全球生物材料界公认的领军者。他研发的骨诱导人工骨、羟基磷灰石涂层人工髋关节、牙种植体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惠及数百万患者。他所提出的“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被国际生物材料界广泛认可,并写入《二十一世纪生物材料定义》,成为引领全球该领域研究的核心理论之一。
在推动学术创新的同时,张兴栋院士更以“架桥者”的角色,搭建起中国与欧洲生物材料界深度合作的桥梁。2006年,他率先发起并推动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与欧洲生物材料学会签订合作协议,这份得到中国政府与欧盟双重支持的共识,开启了中欧生物材料交流的新纪元。此后,他牵头连续组织两年一届的中欧生物材料大会,促成中国与英、德、荷兰等国顶尖专家开展双边科学与教育合作,建立联合研究室,为中、欧科学家搭建起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四川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其个人学术生涯的又一次肯定,也是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学科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王李科)
供图:四川大学